“对民有利的不是法古,周不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引用的经典名文。
这句话的出处是《淮南子泛论训》。
《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是西汉贵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共同编纂的作品。 《淮南子》是内篇21卷,外篇33卷,融合阴阳、儒、墨、法等各种思想,以道家思想为主。 这本书内容丰富,文章优美,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是理解汉初思想的重要典籍。
“泛论训”来自《淮南子》的“内篇”。 文章广泛讨论了古今中外治乱兴衰的得失,“普遍论”这个名字,其核心是“百川异源,都归海”这个词,百家特殊业,都在治”“所以圣人做礼乐,不做礼乐。 治国是常有的,利民是书的政教是有经验的,但行为却是有经验的。 有利于人民的不是法古,周不必继续旧事。 ”翻译成现代汉语,天下的河流源头不同,结果回海,诸子百家的想法不同,但核心是天下可以管理。 所以圣人是制定礼乐的,而不是用礼乐把圣人圈起来。 治国有规,以利民为根本的政令化有常法,但必须确实有效。 只要有利于民众,就不必仿效旧制度,只要适合实际情况,就不一定要遵守旧法律。
“对民有利的不是法古,而是无情的不是旧的”这句话虽然很短,但在中国有着极其重大的政治和文化意义。 原因很简单,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特别重视传统的国家。 这首先是由中国根据农立国的性质决定的。 人们年复一年地在春天夏天播种,秋天冬藏,很容易给人们留下“天不变,道路也不变”的印象。 对传统的尊重,和统治者的统治权力的正当性也有着重要的关联。 中国是宗法国家,统治权力合法性的最大来源是他的血统,“谨慎远追”,对前代的尊重是非常必然的情况。 对传统的尊重也关系到传统礼法、制度的有效性。 一切规章制度,研究其本质,实际上是过去有效经验的总结和堆积。 在过去的历史中,他们已经被证明有效,在打破这些旧制度时,人们的担忧也特别严重。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人特别尊重传统,不仅是人们的智慧之源,也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时是既成的答案。 不效仿前代的经验,意味着随意行事,灾难飞来飞去。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淮南子”的政治文化意义突出。
第一,它在国家管理中,明确区分了现实政治需求与典型制度的关系。 作者认为,两者的关系是前者为本,后者为最后的前者为目的,后者为手段。 治国的基本目的是评价有利于人民的方针政策的根本标准,能否妥善处理事情。 对于这一根本目的和最高标准,一切礼法的规定只不过是手段。
第二,雄辩地指出礼法本身在流变中。 一个道理是,用《泛论训》中的语言来表现,“对民有利”“对周无益”和“礼乐”的关系,就是“道”和“事”的关系。 “圣人说道,说事。 路还是金石,调整不止于此,每根琴弦都要改变。 ”治国的“道”指向是固定的,它是“对民有利”“无用”但是“事”在永恒的流动中,“道”在“事”中有着不同的表现。 所以,没有能够永远守护的固定的成法。
“有利于民不为法古,徒劳不为旧”这句话来源于“淮南子”,其中所含的墨守旧规则,强调变革的思想不仅仅是“淮南子”。 比如《周易·系辞下》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矣”,“吕氏春秋·察今”说“先王之法,有时。 时不随法,法至今,有时尚无法。 因此,解放先王的成法,法是法。 ”这些话在历史中熠熠生辉,为后世英勇变革的改革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历史借鉴。
与此同时,在历史上,由于不知道与时俱进,在“法古”“旧习”中失败的例子也很多,比如王莽改制。
如今,复习智慧的话语“有利于人民不需要法古,无用则不需要旧”,仍然对我们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必须继续推进改革。 现在这个时代正在经历新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只有在新的变化、新的形势下积极变革,才能适应和领导世界潮流。
其次,也是我们个人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活状况已经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清末适用李鸿章的感慨,我们面临的是“三千年不变”。 这造成了社会发展的严重不连续性。 在新时代,如何处理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人,是每个人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同样需要“非法古”“不服从旧的”的决心和勇气。
资料来源:共产党员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