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度1 :学生的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听取/对话/自主/达成
维度2 :教师教育
检视观点::环节/简报/对话/指导/机智
维度3 :课程体系的性质
观察视点:目标/内容/实施/评估/资源
维度4 :班级文化
观察的视角:思考/民主/创新/爱/特质
维度1 :学生的学习
观点——观点的例子
准备1、学生上课前准备了什么? 你是怎么准备的?
准备好了吗?有多少学生在准备?
学优生,学困难学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听4、有多少学生能听老师讲课? 你能听多长时间?
5、有多少学生可以听学生的发言?
6 .听的时候,学生有什么样的辅助行动(笔记/参照/回答)? 有几个人?
|互动7,有什么样的互动? 学生的交流有助于达成目标吗?
参加问题/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流程、质量如何
9、参加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参加教室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交流习惯怎么样?出现了什么样的感情行动呢?
/自主12、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时间是多少? 有多少人参加? 贫困生的参与情况如何?
13、学生的自主学习形式(探索/笔记/读书/思考)分别有多少人
14、学生自主学习有秩序吗? 学生是否主动探索活动? 学优生,学贫困的情况如何?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16、学生知道这门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先设定的达成目标的证据(观点/作业/表情/面板表演/演示)? 达成了几个人
这堂课产生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维度2 :教师教育
观点——观点的例子
|环节19,由什么环节构成,以教育目标为中心展开?
20、这些环节适合全体学生吗?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如何分配的?
|表示22,怎么说明? 说明是否有效(明确/构造/适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23、板书是怎样表现的?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吗?
24、媒体是怎样表达的? 合适吗? 有效吗?
25、动作(实验/动作/制作等)如何表现? 有规范吗? 有效吗?
|对话26、提问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回答时间如何有效?
27、教师的回答方法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法? 有效吗?
有什么话题?话题和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29、学生如何指导自主学习(读书/作业)? 有效吗?
如何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有效?
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有效?
|机智32、教育设计有哪些调整? 为什么?效果如何?
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和情景的突发事件? 效果怎么样?
34、出现了什么样的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 效果怎么样?
35、有什么特色的课堂行动(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维度3 :课程体系的性质
观点——观点的例子
|目标36,默认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学习目标的表达是规范的还是清晰的?
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学生/教材)设定的? 适合班上的学生吗?
38、你在课堂上生成新的学习目标吗? 合理吗?
|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加/删除/合并/独立/交换)合理吗?
在教室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内容呢? 怎么处理?
41、本科特点、思想、核心技能及逻辑关系突出?
容量适合班上的学生吗? 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实施43,默认方法(讲义/讨论/事件/调查/交互)? 与学习目标的适合度是多少?
44、体现了本学科的特点吗? 你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吗?
45、你创立了什么情况,有效吗?
|评价46、检测学习目标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 有效吗?
47 .您是否关注在教育过程中获取相关评估信息(答复/工作/表情)?
48、如何利用得到的评价信息(说明/反馈/改善提案)?
|资源49,预配置资源(教师/文本/实物和模型/实验/多媒体)
50、预资源的利用有助于实现学习目标吗?
51、产生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工作/作品)? 和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52、向学生推荐哪些课外资源可以得到多少?
维度4 :班级文化
观点——观点的例子
|思考53,学习目标是否注重高度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估)?
54 .教育是否由问题推动? 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
55、如何指导学生独立思考? 如何处理学生的思维错误?
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如何?教室的气氛如何
(民主57,教室的语言(数/小时/对象/语言/插话)怎么样?
学生参加课程的人数,时间怎么样,教室的氛围怎么样
59、师生行为(情况设定/回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
|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的新意义?
61、教学设计、教室氛围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怪想法吗? 怎么处理?
62、课堂生成的目标/资源是什么? 教师是怎么处理的?
|爱63,学习目标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吗? 你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吗?
特殊(学习困难、障碍、疾病)学生的学习受到关注吗? 座位安排得恰当吗
65教室的语言(数/小时/对象/语言/插曲)、行动(回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
这堂课体现了教师的什么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性/思考品质)?
67、全班设计有没有特点(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育战略/学习指导/对话)?
68、学生对这位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结束
- 上一篇:词断了-《摘录》词破千城
- 下一篇:语录大全-全网最新的语录大全,天气常常会逐渐变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