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有着强烈历史习惯的人,两个人的学术文化合作达半个多世纪。 当时在大学读的是历史,毕业后工作的单位虽然不同,但仍然在历史学的范围内。 同时,兴趣相似,近年来最爱,最难忘的是中国史学,读书写作最多的也是这个老本业。
语言是语言的精华,历史的缩影
语言是民间的历史记忆。 尽管只有几句话,内容却很丰富,是浓缩的历史精华片段。 《三招诸葛亮》《三顾茅庐》是三国时代刘备出山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故事通过民众阅读《三国演义》等小说逐渐世俗化,通过民众的“加油加醋”式加工整理,成为与历史不一定完全一致的历史记忆。 比如说“说到曹操就会有曹操来”,即使去调查正史《三国志》,也没有那种说法。 即使去查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也没有那种说法。 其出处是什么?这是民众根据历史记忆重新创作的,最初是民众耳边流行的口头文学,后来肯定是小说家在《阿鼻花·第二十九回》中写的。 “偶然也不成书”“说起曹操就来曹操”等很多词汇都源于民间的历史记忆。
语言中蕴含着民众的爱憎感。 现在我们经常使用“司马昭的心,路人都知道”这句话,对那些爱情做出小动作,表现出自己聪明,其实傻瓜的蔑视和愤怒的情结。 这句话的“路人”是指平民。 有些人喜欢做零工,这些零工连“过路人”都不会上当。 可以隐瞒,你想怎样看待“过路人”的地位低下,可以看出他们有智慧,认为聪明的人的“司马昭的心”。
成语是大众的参考尺度。 “借鉴历史,可以知道兴代。 ’很多话,都是镜子,足以照镜子。 “殷鉴不远,夏后之世”,殷称夏霸为镜,周称殷为镜。 语言让很多人拥有历史这面镜子,照亮“昔日的事情”和“现在的事情”的自己,照亮他人和社会。
既然语言中有历史记忆、恋爱感、参考尺度,那么我们将各自历史时代的语言并排连接起来,就会产生一种“中国通史”这种充满活力的民众气息,我们读写思考,人们口口相传的汉语中竟然蕴含着中国通史的感觉 因此,多年前,我们就开始写《语言中的中国通史》。
在《成语中国通史》一书的具体编写过程中,我们并没有破坏王朝体系。 王朝体系是客观的存在,是历史的时空框架,如果打破王朝体系,历史的时空概念就会变得模糊,整个历史就会变得杂乱无章。 我们使用王朝的体系把语言纳入框架,使语言具有时空感。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词源的发掘及其语用背景的介绍。 例如,“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这个词,是武王克殷深思熟虑后提出的,曾经战争多年,当时确实需要和平。 重视成语的历史真实性。 每次引用、典籍考证、神话引用、征用考古资料,决不是随便虚构,而是历史的严肃要求。 我们还总结了同一个历史阶段的同类词汇,向读者传达了这个王朝的特色和特质。 例如,周代有“郁郁的文哉,我来自周末”“礼尚往来”“礼贤下士”“礼让国”“礼不下平民”等语言。 把这些话汇总在同一章里,以恢复周代这个历史现场为目的。 周代是我国历史上最“以礼治国”的时期。 我们希望每个历史时期都画出有特色的历史谜题。
口头传播是中华文明的纽带
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我们说这是“另一个中国通史”。 “别样”一词逐渐在我们脑子里清晰,体现了四件事
这段“不同”的中国通史,揭示了我们民族和平发展的脉络。 我们的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这已经是世界公认的不争的事实。 一些成语发展史生动地描述了我们民族和平发展的脉络。 我们太古的祖先创造“武”字时,明确地说“止”和“戈”的二义复合,即“武”为非武,所以“戈”为止戈。 最初的“国”字没有外框,在甲骨文中写成“或”,表现为“埃戈守土”,我们民族从一开始就把武力当作防卫手段,和一些国家的侵略性发展武装完全不同。 到了五帝时代,形成了“允执中”的重要观念。 这要以“中庸”规定民族性格,向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 到了商代,商汤看到“网布四面”明确提出了“网三面”。 “网开三面”(也称网开一面)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和平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唐太宗将其用作建设唐盛世的思想武器。 武王放弃生意后的“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具体生动地表现了中国国民对和平的爱和憧憬。 是《论语》中的“礼之用”和“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完美结合了和平精神与礼让观念。 之后,“和好”“退避三舍”“同舟共济”“不战而屈人之兵”等话语,清楚体现了我们民族和平发展的脉络。
这段“不同”的中国通史,表达了中华民族爱国爱民的崇高感情。 中国人的根性朴素温厚,同时中国人在爱国爱民的感情上热烈热情。 开天辟地的盘古在完成他的伟业后,献上自己的全部血、肉、皮、毛,以“化生万物”作为对培育自己的这片土地的终极回报。 “女娲补天”“厚德荷”“夸父逐日”这句话表达了原始人对养育自己的皇太后之地的感情。 进入文明社会后,爱国爱民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 大禹的“三家未入”、“克勤克俭”、“一一三捕发”、商汤的“自我牺牲”,在商王朝的发展过程中五代商王在王业衰退后实现了“复兴伟业”,孔子的“任重道远”,墨子的“爱天下”,孟子的“得民心者得天下”、“享受天下,忧天下”是爱国爱民 关于苏武的“完节归汉”,关于高尚的“天下为己任”,关于岳飞的“精忠报国”,关于东林党人的“家务、国事、天下事、万事关心”,关于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的责任”,更加热情高涨。
这个“不同”的中国通史,反映了我们民族的自强、艰苦奋斗的精神。 “易”是五经之初,是中国最哲学的传统。 该经典有六十四卦,其中第一卦又称“干卦”,又称“龙卦”,第一卦的“象”中有“天行者健,君子自强不息”一词。 《易经》中的“自强不息”一词,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勇气,中国人的事情是中国人自己做的,只要“自强”,就成了不可逾越的火焰消遣园的词汇中的“精卫填埋”“愚公移山”“卧薪尝胆”“千里之行,从脚下”“铁杵磨成针 司马迁在《报纸任少卿书》中写道:“古人因富贵而名磨,胜记不可,唯倩甚人称焉。” 盖文王逮捕《周易》出演,仲尼厄创作《春秋》的屈原驱逐给予“离婚”的左丘失明,昏厥有“国语”的孙子搭脚,“兵法”改排的韦迁蜀、世传《吕览》汉非囚秦、“辩难”“孤愤”“诗”三百篇,也是大部分圣贤发愤的行为。 ”在此,司马迁以七大文化名人和《诗经》作者的大文化集团为例,说明圣贤是圣贤,中国是中国,重要的是发怒,奋斗。 有学者认为司马迁这种热情的文字,是浓缩的中华发愤图的历史。
这本《别种中国通史》充满了生动的中国故事,非常生动有趣。 语言最初是民间流行的口头传播文学,语言的背后往往有生活中产生的生动的中国故事。 说话和讲中国故事是不可分割的。 把成语和中国通史结合起来的好处是生动具体,故事性强。 例如“事实求”一词,从一般的语义上来看,理解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理解人的工作方式和思想方式,并将其视为历史语,据说汉景帝的第二子河间王刘德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特别重视中华古文献的研究。 他是个大藏书家,有好书就说“放着金帛在招”,不管出多少钱都会买来。 有道术的人“不远”地跑向他。 他一半时间在书房学习,一半时间到各地考察。 人们都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么做? “这是以事实为基础的,书中收录的并不是算术,只有以事实为依据的才是真的”,从这一句中读了刘德人的话,也读了汉代的文风和政风的变化。 也有“毁灭长城”这个词,不认识的人认为是现代语,其实这是很有价值的历史语。 南北朝时代宋国大将檀道济口中说“坏汝万里长城”。 后代把这句话简化为“自毁长城”,实际上宋朝不久就灭亡了。 因此,“毁灭长城”成了警世的话。
看,用语言融合的独特中国通史,有多生动。 在我们心中久久回响的是,让历史回归民众,是民众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人这句话。 民众通过口头传播的中国语言,正确地描绘了源流长、博大而深刻的中国通史。
作者:郭志坤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原副总编辑、编辑陈雪良、上海教育杂志社原副总编辑、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