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最高检查举行了第33次检察开放日活动,主题是“发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现代化”。 本次活动召开了检察论坛,最多5个大厅的相关人员作了主旨发言。 检察机关如何履行宪法赋予责任,维护公民宪法权益? 具体措施是什么?成绩如何?一起看看! 依法履行宪法职责,严格适用逮捕措施保障嫌疑人的宪法权利
最高检察官罗庆东副厅长
★关键字★
★降低人心声★逮捕率,推进扩大非拘留诉讼,检察机关无责任。 有效降低逮捕率和起诉前拘留率,实现更好的人身自由宪法基本权利保障。 ★数据明亮★
✎ 2019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在接受审查逮捕的127.7万人中作出不逮捕28万人的决定,不逮捕率达到21.9%。 比10年前的2009年同期高出10.7个百分点,不逮捕的人数多16.8万人。
2017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接受移送审查诉讼的199.5万人中,未采取逮捕、拘留强制措施的为90.6万人,非拘留率达到45.4%,比2017年同期高出约3个百分点,非拘留状态下进入审查诉讼的人增加了10.2万人。
✎ 2019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在全面推进“起诉一体”事件机制改革后,向公安机关要求允许逮捕的嫌疑犯,以证据不足为理由决定不逮捕的人数达到15.7万人,占受理人数的12.3%,比去年上升了11.4%。 人数是2009年的3.5倍。
忠实履行宪法职责
构建防范金融风险的“防火墙”
最高检查第四检察厅长郑新俭
★关键字★
★借用人心声★金融革新之名,不让违法犯罪的真正犯罪行为逃避法律的惩罚。 投资能恢复多少,损失能恢复多少,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有效解决矛盾的关键。 将防范意识深深地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这就是携手表现出美好金融秩序的“蓝天”。 要防范金融风险的解决,刑事手段只是最后的防线。 重要的是早发现、早警告和早处理。 ★数据明亮★
✎ 2019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犯罪和金融欺诈犯罪22340人,比上年同期上升32.2%,起诉26608人,比上年同期上升17.9%。
2019年以来,各级检察机关提出了200多项有对象的检察建议。 得到金融监督部门和金融机构的高度重视,立即进行整改,堵塞了漏洞。
发扬宪法精神
用公益诉讼维护好生活
最高检察官第八检察厅长胡卫列
★关键字★
★声音传达到人心★
处理、警告事件,教育影响社会方面。
反映人民群众强健的安全生产、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等领域公益损害问题,积极对党和人民以高度责任的态度谨慎履行和担当职务。
以公益之名维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为蓝天、净水、净空、更协调社会、推进国家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检察力量。
公益诉讼检察制度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动,到健康发展,形成了公益司法保护的“中国方案”。
★数据明亮★
✎ 2019年1月至10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101285件,处理诉讼前手续案件83913件,提起诉讼3381件。
✎ 2019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58785件。
截至2019年10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1645件。
妥善处理人民群众的诉讼案件
最高检察官第十检察厅长徐向春
★关键字★
★声音传达到人心★
把来信的大众视为父母的兄弟,认真处理大众的信件,能够认真到什么程度,必须认真到什么程度。
有回复的只有“破题”,重要的是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
处理一切诉讼案件,维护公民诉讼告发权,落实宪法精神,结合国民民意,体现工作作风,实践民意。
★数据明亮★
✎ 2019年1月至10月,全国检察机关收到群众来信63万馀件。 其中,收到大众的35万多封信,需要回答,具备回答条件的25万多封,回答完毕,可以回答了。 符合检察机关管辖的有8万件,3月内回答结果和进展的约7.9万件,回答率超过98%。
✎ 2019年1月至10月,全国检察机关依法纠正司法机关原处理决定2162起,其中民事行政案件1633起,占75.5%的刑事诉讼和国家赔偿案件487起,占22.5%的其他相关案件42起,占2%。 虽然没有修正原处理的决定,但在解释中死去的有5445件。
✎ 2019年1月至10月,全国检察机关司法救助10126人,比上年上升9%,救助金额为12349.8万元,比上年上升15.5%。 其中,扶贫对象3059人比上年同期增长57.6%,救济金额3727.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8%。
公正司法是最好的商业环境
0最高检察厅(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松苗
★关键字★
★声音传达到人的心★
最大的公平是法治公平,公正的司法是最好的商业环境,服务民营企业的发展是服务党和国家的大局。
处理民营企业家相关案件时,不逮捕不逮捕,不起诉不起诉,可判缓刑者提出缓刑建议,以形式“不平等”促进实质性平等。
在依法处理案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司法事务方案对有关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数据明亮★
✎ 2016年以来,最高检查公布了三份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司法政策文件。 2018年,提出了11项具体执法标准。 2019年1月和9月,民营企业司法保护的9个典型案例分两次向社会公开。
✎ 2019年1月至10月,全国检察机关坚持打击犯罪和保障权利,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犯罪人数比上年同期上升0.9%,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犯罪人数比上年同期上升49.3%,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犯罪不逮捕率为29%, 不起诉率为15.3%,分别比全体刑事犯罪高6.9个百分点,对影响民间经济发展6.5个百分点的民事生效审判、调停书提出抗议205件,比去年上升105%的复审检察提案372件,比去年上升247.7%。
✎ 2019年8月,最高检查在四级检察机关统一举行的“检察护卫民企业发展”主题开放日,包括全国人大代表108人在内的民营企业家3.5万多人进入检察机关讨论交流,其中民营企业家57人被邀请到最高检查机关。
涉及民营企业的刑事诉讼“挂案”和刑事诉讼积累案的整理,相关民营企业的立案监督和拘留必要性审查等2个特别活动,向拘留的民营企业提出变更强制措施的733人,在事务机关采用了654人。
(文字:阎慧萍照片:程丁阎昭制图:王翊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