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稿/人物网副社长赖廷阶
大约在年前,在南岸至尚美术馆举办了“色墨交响——林顺文作品展”,以重彩山水为中心。 那浓墨重彩的画风,其视觉冲击,带有北方气质的粗放,使我们适应江南岭南的温和细腻气质,不习惯!
中国画真是一个复杂而简单的画种。
因为简单地使用笔,墨水,纸,可以做很多变化,改变世界,写文章。
由于经历了复杂、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脉络节不计其数。
顾恺的《罗神赋图》
用重彩来说~~~
来自民间。 从隋唐五代流行的岩石和植物中提取天然颜料,为各种壁画和雕刻上色,是重彩之源。 唐代李思训父子继承发展隋代展子虔诚的“青绿山水”,配合民间矿物颜料的使用发展“金碧山水”,开始攀登重彩高雅的堂堂。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李照道“明皇幸蜀”
但是,宋元以后,尤其是“元四家”,中国绘画以书法笔意进入绘画,重视气韵、轻格律,主观抒情,即文人画进入主流阶段,重彩这一艺术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冷淡的状态。
王维《雪溪图》
钱选《山居图》
元重彩代表赵孟頫,其后无。
赵孟頫《鹊华秋色》
重要的是颜料技术丧失,国画要长期使用水粉和其他化学颜料。
石涛《山水十二桤木之一》
到了上个世纪,中国艺术家们从日本恢复了中国已经失去的贵重矿物质颜料和技法。
0
徐嘉登年轻的时候,在日本游学习使用这些颜料花了很长时间,但从他的水墨作品的配色上看,重彩的影响隐约可见。
徐嘉登《春梅》
林容生先生青翠的山水高雅和诗意,还是云淡的风。
林容生“季风”
这是林顺文先生的写意重彩山水画。 他的重彩师从中央美院的蒋采萍继承下来,使用含有微晶粒子的岩彩颜料,如果角度合适的话,可以看到那些颜料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林顺文《恋象行山》、《傲慢林秋风》
据林先生介绍,这种颜料价值很高,每幅画的颜料成本高达一千元。
说起来稍微引以为豪的是,岩彩颜料的色度比其他化学颜料稳定地持续,有透明性,有表现力,重厚轻盈。
蒋采萍作品
以上,重彩的“重”有颜色、重量三个含义,第二个是渲染方式,劳动力第三个是画面效果,最重。
重彩的“彩”产自隋唐五代的民间,随着现代工艺材料的进步和许多领域的多元融合,现在的重彩已经焕然一新。
石兰“朝花”
蒋采萍“佛塔、幡和莲”
《樱花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