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捷生活的年代是宋末元初(约1245—1305 ),他深深感到亡国之痛,说话发出悲凉的声音。 蒋捷语中最着名、最难读的是两首,一首是一剪梅、舟过吴江,一首是俞美人听雨。 一切梅舟过吴江
文/蒋捷
一片春愁正等着斟酒。 船在河上颠簸,楼上的窗帘在招待。
秋母渡与泰母桥,风与翩翩,雨与萧萧。
什么时候回家洗衣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易投人,樱桃红,芭蕉绿。
这句话写春愁。 春愁是诗人永恒的题材,用春愁来表达人生的忧愁是最动人的心。 蒋捷把这春天的愁写得和别人不一样。 秋娘渡和泰娘桥,听到多美丽的名字? 富有女性阴郁的美。 女性心理感到春愁,更纤细、更深、更微妙。 风与翩翩,雨与静,两句话的妙处,再加上一句一句的叶韵,生动地表现了节奏感非常强烈,诗人春光易流的强烈心情。 清爽,充满流畅的音乐感。
最后两句成了永恒的名句:“红樱桃,绿芭蕉”。 看上去是肤浅恣意的写实,却是独创的独运。 形容词被用作动词,再加上感人的“了”两个词,独特地表现了即使去了春天也没有办法和悲伤。 比李后主的“樱桃春天回来”更有情面,更有味道。 蒋捷获得了“樱桃进士”的美称。
优美人听雨
文/蒋捷
少年听雨歌在楼上,红蜡烛昏了过去。
壮年在雨客舟中,江广云低,雁叫西风。
现在雨僧庐下,鬓已成星。
悲欢离合总是无情的,在任一阶段前点滴直到天亮。
这句话表达了少年、壮年、老年三个人生不同阶段同样的自然现象——感受到雨的不同,人生的巨大变化、悲欢离合的忧郁与无力。
男孩听到雨,在歌楼里快乐,天黑了。 男孩不知道悲伤,不用下雨。
壮年不同,经历了人生的灾难,上年纪大,下小,勤奋工作。 事业不容易啊。 充满挫折。 乘船出差(客船是出差的船)心情忧郁,在宽阔的河上,乌云垂下,雁的西风断裂,所谓秋风秋雨使人悲伤,平添无限悲伤。
年纪大了,心情又变了。 经过无数人生的悲欢离合,两鬓苍茫,与世不争,隐居庙中(僧庐为寺院)。 正如辛弃疾所说,国王的天下事完了,赢得了生前的名字,可怜的白了起来。 一切都无所谓。 屋外的雨一直下个不停,一点也激起感情的涟漪。
这句话表达了人的一生,实际上在人的人生不同阶段象征性地概括了不同境遇的不同心情。 因此,读出后震撼回肠,感慨万千,成为永恒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