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爱国等
出版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介绍】
乐爱国、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 着作《20世纪朱子学研究精华集成——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看2017》、《朱熹〈中庸〉学解释2016》、《进入自然的宋代儒家:朱熹的自然研究2014》、《朱古物致知论研究2010》、《儒学与科学文明2015》、《宋代儒学与科学2007》、《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 2006 )、 《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2002 )、《为天地立心:张载自然观》( 2013 )、《管道科学技术思想》( 2004 )、《中国道教伦理思想史原稿》( 2010 )、《道教生态学》( 2005 )、《王廷相评》( 1998 )等。 学术论文有二百多篇。
【摘要】
贯穿20世纪,冯友兰、唐君毅、牟宗三、钱穆的朱子学研究确实显示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成就。
1934年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出版,其中朱熹学术论述开辟了当代朱熹哲学的新领域,其影响很大,至今。
20世纪60年代,唐君毅、牟宗三、钱穆以冯友兰的朱熹哲学研究为基础,全面超越创新研究成果,现代朱子学研究兴起。
八十年代以来,朱子学的研究取得了新的发展,尤其是冯友兰、唐君毅、牟宗三、钱穆朱子学的研究成果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他们的学术思想观点得到普遍认可、广泛引用、进一步推广和发展,他们的朱子学研究成果实际上成为了百年朱子学研究的精华。
当然,无论冯友兰还是唐君毅、牟宗三、钱穆,他们的朱子学研究都是以其他重要学者朱子学研究为基础的。 人民
国时代,包括谢无、胡适、唐文治、吴其昌、周允同、陈钟范、白寿彝、张岱年、李相显等多位学者从各学科角度开展了对朱子学的全方位研究,对现代朱子学研究的兴盛发挥了重要作用。
遗憾的是,民国时代对朱子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学者们的研究逐渐被遗忘。
基于以上思路,本书分两部分开展了20世纪朱子学研究的论述:现代朱子学研究的开端和现代朱子学研究的兴盛。
其一,现代朱子学研究的开始:根据详细资料,着重论述民国时期朱子学研究的谢无、胡适、唐文治、吴其昌、周允同、陈钟范、白寿彝、张岱年、李相显等学者朱子学研究,深入阐述他们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表现他们的学术关注和风格
其二,现代朱子学研究兴盛部分:以学术思想史角度,根据现代朱子哲学研究最重要的十个主题,全面阐述冯友兰至唐君毅、牟宗三、钱穆的朱子哲学研究,重点分析前人创新与他们之间各种重要学术观点的差异、冲突与逻辑发展过程
特别是冯友兰对现代朱子哲学研究创始的功绩,在此基础上强调唐君毅、牟宗三、钱穆的创新点和对立,动态展示现代朱子哲学研究学术思想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评价他们各种学术观点,阐述新思想观点,谋求突破。
【目录】
简介
一、问题解:精华是什么,如何整合?
二、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框架和局限性
上篇:
现代朱子学研究的开端
指导文章
第一章谢无:现代朱子学研究的先驱
一、概要
二、朱子的思想渊源
三、朱子道统说
四、朱子哲学
五、朱子学与陆王的异同
六、朱子的教育学说
七、馀论
第二章胡适:新文化运动中的朱子学研究
一、概要
二、对朱熹《诗经》学的评价
三、从科学角度对朱熹格说的解释
四、朱熹理欲论的分析
五、馀论
第三章唐文治:《紫阳学术发微》的理学救国思想
一、概要
二、朱子学术思想的历史
三、朱子的心理学与功夫论
四、朱子的经学
五、朱子政治学
六、朱子与陆王、浙东学派的异同
七、馀论
第四章吴其昌:“理学尚待考证”的朱子学研究
一、概要
二、朱子之书
三、辨别朱子的学术方法和真伪
四、朱子“格物知”与科学的关系
五、馀论
第五章周允同:经济学史视野下的“朱熹”
一、概要
二、朱熹学术思想的起源和着作
三、朱熹哲学
四、朱熹经学
五、朱熹史学与文学研究
六、朱熹与象山、浙江东学派的关系
七、馀论
第六章陈钟范:宋代思想史上的朱子学研究
一、概要
二、朱熹的学术历史和思想来源
三、朱熹的宇宙学
四、朱熹的心性论与修养论
五、朱熹的政治论与教育论
六、朱陆学术异同
七、馀论
第七章白寿彝:基于历史学的朱子学研究
一、概要
二、朱熹的师承与经验
三、朱熹的着作
四、辨别朱熹的伪书
五、朱熹的易学思想
六、馀论
第八章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朱子学解读
一、概要
二、朱子学派的归属与理气论
三、朱子的两种思想
四、朱子的心性论与修养论
五、朱子的告知论
六、馀论
第九章李相显:《用朱解朱》的“朱子哲学”
一、《朱子哲学》研究方法
二、《朱子哲学》的体系构建
三、《朱子哲学》的动态解读
四、《朱子哲学》的创新思想
五、《朱子哲学》文献考证
六、馀论
第十章朱熹门人后学与朱子学传播研究
一、朱熹门人及其后传
二、宋元明清朱子学
三、朱子学的海外传播
四、馀论
第十一章从阶级分析入手的朱子学研究
一、概要
二、朱熹家庭背景与终身事迹的阶级分析
三、朱熹学术思想的阶级分析
四、对朱熹学术思想的批判和肯定
五、馀论
下一篇:
现代朱子学研究的兴盛
——冯友兰至唐君毅、牟宗三、钱穆朱子哲学研究
指导文章
一、冯友兰的朱子哲学研究
二、唐君毅、牟宗三的朱子哲学研究
三、钱穆的朱子哲学研究
四、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看
第一章“集大成”或“标识符为宗”
一、问题的由来
二、冯友兰论“集大成”与存在的问题
三、牟宗三论“标识符为宗”
四、钱穆论“集大成”及其意义
五、馀论
第二章“理”意义的诠释
一、朱子论“理”的内涵
二、冯友兰的“形式”和“共相”
三、唐君毅的“理所当然”与“实现原则”
四、牟宗三的“故理”与“存在之理”
五、馀论
第三章“理先气后”与“理腹”的诠释
一、朱子论“理”“气”的关系
二、冯友兰论“逻辑先”
三、唐君毅、牟宗三论“形上之先”与“以气据为生”
四、钱穆逻辑气“一体两点”和“气强理弱”
五、馀论
第四章“理”“气”动论的诠释
一、朱子论“理”“气”的动向
二、冯友兰论“太极”没有动静
三、唐君毅论“生身之理”及其动向
四、牟宗三论“唯一存在而不活动”
五、馀论
第五章“心与理性”与“性与理性”解读
一、朱子论“心与理一”与“性即理”
二、只能说冯友兰的“性即理”,不能说“心即理”
三、唐君毅论“性即理”与“心与理一”并行不矛盾
四、牟宗三的“心性平行为二,心不理”
五、钱穆论“性即理”与“心即理”必不可少
六、馀论
第六章“心统一气质”的解读
一、朱子论“心统一气质”的内涵
二、冯友兰对“心统一气质”的诠释
三、唐君毅论“心灵统治者运用”
四、牟宗三论“心、性、情三分”
五、钱穆论“以心为管”
六、馀论
第七章朱子仁学的解读
一、朱子仁学及其研究综述
二、唐君毅论《仁者、心德、爱之理》
三、牟宗三论“仁说”
四、钱穆论“宇宙之仁”与“人心之仁”
五、馀论
第八章“道心”“人心”与“天理”“人欲”的解读
一、朱子论“道心”“人心”与“天理”“人欲”
二、冯友兰论“天理”与“人欲”
三、唐君毅论“一心开三心”
四、钱穆论“人心一心”
五、馀论
第九章“格物知”的诠释
一、朱子论“格物知”
二、冯友兰对朱子格说的疑问
三、唐君毅论“求诸外明诸内”
四、牟宗三论“泛认知主义”
五、钱穆论“心理学的主要功夫”
六、馀论
第十章朱陆异同的解释
一、早期朱陆异同研究
二、冯友兰论朱陆异同
三、牟宗三的“象山与朱子之争”
四、唐君毅的“朱陆异同探源”
五、钱穆判别朱陆“心学”的异同
六、馀论
结语:现代朱子学研究文本解释,有重大进展和问题
一、朱子《大学章句》的“格物致知辅传”作为文本依据
二、现代朱子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三、现代朱子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四、走向基于朱子《中庸章句》的研究
附录:民国时期( 1912-1949 )朱子学研究学术编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后记】
近三四年来,学术发展迅速,学者热情洋溢,充分释放长期压抑的学术能量和智慧,出现了许多学术成果,经有关部门选拔,许多学术成果获得大奖,其中一定有精华。
学术界让我主持“百年朱子学研究精华集成”这一项目,是我的极大信任,同时也值得期待。
精华是什么,我在“开始”中进行了说明。 这只是我个人对学术界公认的学术精髓进行分析的意见,不能说是评价标准。
而且,我只是项目的主持人,不是众望所归的评价官。 既没有代表学术界的权利,也没有公平评价学术成果是否属于精华的能力。
“百年朱子学研究精华集成”这个项目的要点不是区分精华是什么,而是从学术界公认的学术精华中,进一步说明精华是什么,精华是怎样形成的,或者是学术精华是精华的理由。 这也是我做这个项目的第一个目的。
正因为如此,本书所论述的主要是20世纪被学术界公认为学术精华,“精华集成”,不是全面总结和总结一切学术成果。
学术需要精华,精华是敲出来的,要经历大浪沙,也就是说,学术精华将现在的学术成果进一步强调在学术思想史的分析和评价中。
评论别人的学术成果,评论自己的学术成果,在现在的学术界不成为风潮是不可否认的。 没敲,什么来了精华?
该项目从成立到完成,审查员要求对三四十年来朱子学的研究成果和一百年来外国朱子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项目组也试过努力,但最终没有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的学术成果还没有被敲打,还没有被评论,学术界承认为学术精髓的东西很难看到。
正因为如此,学术界的很多学者都真诚地希望这个项目的成果能够得到评价和进一步修改。
音乐爱国记得
201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