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志
重阳节(也称老人节)是每年农历9月初的9月,是古老的传统节日,“易经”中“六”是阴数,“九”是阳数,9月初的9月,日月和阳,两九重合,因此也称为重阳。 由于民间有登高的风俗,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 此外,九月初九九的“九九”谐音是“长久”的,有很长的意义,所以在这一天多推进祭祖和敬老活动。 我国在1989年将农历的9月初的9月定为“老人节”,提倡对全社会尊老、敬老、老人爱护,帮助老人的风气。 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由国务院首次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很多,有访秋、爬得高、看菊花、刺葫芦、吃重阳饼、喝菊花酒等。 其中的茑萝是重阳节的标志,古人总是插在头上,戴在头上作为装饰,把它当作“茑萝酒”喝。 汉《淮南万毕术》记载“井上宜种茗、茗叶落水中,饮此水者,无疫病”,古人认为柚子具有祛病功能。 “重阳”喝菊花酒,其主要功能是“延年益寿”。 《西京杂记》指出重阳喝菊花酒,不仅能带来长寿,还介绍了制作菊花酒的方法。 “菊花舒时用茎叶、杂黑米酿造,成熟到明年9月9日,被称为菊花酒”“重阳饼”,首先记载重阳菜的是“西京杂记”,书中写道“九月九日吃槟榔、蓬饵,喝菊花酒会长寿”。 “蓬饵”解释为“饵、饼”或称为“粽”。 ”到了唐代,9月初的9日除了“麻葛饼”“五彩饼”之外,朝廷还邀请了“饼”和“高”同音,“一步一步提高”的意思的百官。 即使现在,在北方重阳的日子,还是用黄米面蒸糯米饼,装饰红枣,意思是“一步一步爬高”。
“重阳节”的核心是尊敬老人。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很多像“子路负米孝父母”这样的老年人敬老的经典故事。 春秋时代的卞州人仲由、字子路、小时候非常贫穷,但他侍奉父母只是孝心,在家人周围也尽量给父母衣食,自己只是吃了粗粮。 有一次,家里没有粮食,但是卞州的粮食价格高涨,家里剩下的钱已经无法维持了。 子路听说远在百里之外的某个地方粮食价格很低,不分昼夜到那里去买米,扛着回家了。 看到父母又能吃到美味的饭菜,他很高兴。 两位老人去世后,子路游学南方,得到国王的重用。 每次外出随从的车数百辆,座位垫铺得特别厚,每次宴会都是盛宴。 儿子的路一点也不高兴,朝着自己拥有的一切都变暗了,叹了口气说:“我现在很高贵,但是我的父母在哪里呢? 我还想吃粗粮,和当时一样扛着米袋走一百里回家,这都没有机会”。 另外还有“岳飞敬师孝母”……
到了“重阳节”,微信圈里收到了很多“祝福锦文”。 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加上晚菊花的香味,伴着秋风清爽地送去,唱着歌唱着山谷回响,给温暖的心房寄去信息,路上祝福长久,重阳,希望两年的幸福生活永远不会悲伤666,一生无忧,779,平安地牵着手,8866,鸿阳 重阳饼,香甜,满足的生活神仙……
这样写下来,突然想起了一首歌。 “又是九月九日,重阳夜,难以集首,思乡之人漂浮在外面,九月九日,愁更忧愁,打算回家的心里……”人一生中,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只缩短了一天,特别是现在的社会,很多人十几岁就出家,出丑,出丑 硕士,博士学习,结婚工作,和父母一起度过的时间很短,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好好回家看看”,珍惜和父母一起度过的日子,经常尊敬他们。
“九月九日,时重阳,进入观赏茗思长菊,攀登高远望去,直率地表达心中的喜悦,在斜阳中,大雁数行,好声音频繁地致以不祝福的问候,告诉心中,祝你健康愉快。 」秋天是思索的季节,在意你的心,窗前风干的落叶是记忆的标志,是整个秋天的美丽收藏,我沉醉在诗的境界,将你对重阳的祝福蕴藏在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