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毛主席战士最听党的话,最需要去哪里,去哪里很痛苦……”脱下军服,但每次唱“毛主席战士最听党的话”这首歌,退伍军人王守元就热情洋溢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记者来到王守元家讲述往事,兴奋地说:“为了建设祖国,我什么都不怕,祝福伟大的祖国越来越繁荣。”
王守元曾是第一野战军卫生员,冒着枪林弹雨上战场抢救伤员,立下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他跟着部队来到库车县,成为部队医院的护士。 之后,通过自己的勤奋训练取得医证,成为军医。 “刚来车库的时候,在戈壁沙漠种植粮食,种植蔬菜。 虽然条件很苛刻,但是大家都很高兴。 因为大家都记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王守元不论穿军服还是脱军服固定在新疆,都默默献身,没有教过任何人他获得的战功和先进称号,退休后一直发挥妻子和馀热,把省下的钱全部交给特别的党费,支援灾区,捐赠贫困学生。
闲暇的时候,王守元总是拿出自己的奖牌,看着它把他带回到那个时期,“共产主义者是光荣的身份,现在我们国家建设得这么好,我们什么都值得做。 我的愿望是国家越来越好,人民越来越幸福。
在阿克苏市新城街康居社区,89岁的老赵清高心情特别好。 他刚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发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回顾我的人生,为党和国家做出了一点贡献,但党和国家不忘我,感谢伟大的党和国家,祝福祖国的繁荣,”赵清廉说。
赵清廉曾经是第一野战军士兵,1948年入江后,他与部队和新疆有着深厚的感情。 记忆最深刻而骄傲的是他所属的这支尖刀部队从甘肃进入新疆。 路上环境不好,是隆冬季节,中午干燥,晚上冷。 士兵们总是要与风沙、干渴和寒冷搏斗。 尽管如此,谁也没有抱怨过痛苦和疲劳。 “有组织地安排你做什么,我们的士兵都是。 ’赵清廉说。
1954年,赵高清从部队转业,按组织安排来到第一师沙井子进行水利事业。 “组织上要我搞水利,我搞水利,以后努力做水利工程师,一个人要认真工作一辈子。 我的成长取决于党和国家的培育,”赵清廉说。
现在,老年人已经老了,经常想起过去的岭年,写着“我的脚赢了车轮”等回忆录。 与此同时,老人关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写下心得,经常主张年轻党员干部在党的领导下抱着梦想,勇敢地吃苦,记住使命,奋发有为。 (阿克斯日报张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