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人热爱自然、观察自然,很多诗作中都蕴含着奇妙的自然生态。诗人们会根据自己的观察,把一定人的品格和精神赋予植物,比如梅、兰、竹、菊等等,这也是古人诗作中为何频繁出现他们的原因。-竹子的诗
图片取自网络2019年12月13日,是第6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希望爱好和平的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引自《新京报》诗词作业要求:用绝句的四种格式写(平起、平起入韵、仄起、仄起入韵)。-竹子的诗
提起郑板桥,大家不陌生吧。他本名叫郑燮,板桥是他的号,平日里大家都习惯叫他“板桥先生”。他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看着这一串名号,不由感慨,这就是传说中的学霸吧。考上进士后,他又到范县、潍县当了县令,实力演绎什么叫“学而优则仕”。他还是“扬州八怪”之一。-竹子的诗
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又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它向来是高洁、坚韧、虚心等美好品格的象征。在古典诗歌中,咏竹诗不在少数。-竹子的诗
意气所在,吕太一《咏院中丛竹》: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冠作者:来点君懂功夫的一言不合,拳脚之上见高低;会识字的话不投机,诗文之上来理论。虽然是出于意气之争,只要不伤害身体,大家互相动动脑袋,舞文弄墨一番,到也有点儿雅致,和趣味在里面。但凡不是酸儒,抖擞几下精神,还是值得品评一下。-竹子的诗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昭明文选》),是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01 《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竹子的诗
“古诗”,本来是后人对古代诗歌的一种称呼。如汉人称《诗经》为古诗,六朝人也称汉诗为古诗。东汉后期有许多无名氏的五言诗,魏晋之后称之为“古诗”。这一批诗歌,据梁代钟蝾《诗品》说有59首。其中有十九首被昭明太子肖统收入《文选》,代表当时五言诗的最高成就。-竹子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