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世界会变得明亮,可以很好地看前方”。
2016年,国家图书馆举办的第11届文津图书奖的结果显示,很多好书被选为“读者最喜欢的书”。 2017年,董卿又放火。 当然,不是因为她的嘴是红色的,而是因为她在诗词大会上做了正确的发言。
果然“肚子里有诗书”今天由商务印刷馆出版,推荐获得文津图书奖的12本书,让我们一起读古典吧!
文津图书奖
费时费力的文字
1 .“主流-谁会赢得全球文化战争”
【法】弗雷德里克·马泰尔着
第八届文津图书奖
“国际文化资本如何创造流行,世界各国如何为文化流行而战”。
美国电影在好莱坞、华尔街、美国国会和中情局的共同作用下如何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世界文化战争形成什么样的新地缘政治结构?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谁会积极获胜?
作者简介:全球文化战争战地记者,国际流行文化首席评论家。 经过5年的时间跨越30多个国家,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中东,采访了各行业的1250名行业领导人,获得了许多真实正确的第一手资料。
2 .《纯粹理性批判》演说录
(邓晓芒着,第9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西方哲学史上康德有一个着名的比喻叫做“蓄水池”。
也就是说,康德之前的哲学流向康德,康德之后的哲学源于康德。 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都来自康德。
不读康德,就不能真正理解现代哲学。
作者简介:中国着名哲学家、美学家、批评家为“国内研究康德第一人”。 主要研究德国哲学,研究美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等,建立“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在学术界和思想界都有很大影响力。 3 .《走到人生的尽头》
(杨江着,获第四届文津图书奖)
“人生一世,为了什么? 我想探索人生的价值。 ’他说
这个世界就像一座大熔炉,质量不同,而且焚烧着与原来质量不同的灵魂。 关于这些灵魂的问题,我能知道些什么? 我只是想想这个。 我既不能提问也不能回答。 孔子说“未知的生,焉知死”“不知”。 我的自问自答只能做到这里。 ——杨江
作者简介: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 从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是人生的根本问题,她的心情和文字还很平静,和平中有着令人钦佩的勇敢和敏锐。
4 .“发现之旅”
【英】托尼·赖斯着林洁盈译
第八届文津图书奖
震撼心灵的万物之美! 通过三百年的历史时间隧道,感受美的自然奇观!
魅力的视觉盛宴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收集了数百件珍贵的收藏品,收录了历史上最重要的自然探险故事,讲述了世界着名探险家、生物学家、艺术家深入挖掘深海秘密的冒险之旅。
作者简介:林洁盈,台湾大学动物学学士,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博物馆学硕士。 目前从事翻译和博物馆规划工作,翻译包括《博物馆行政》、《艺术经理营销手册》等。
5 .草木情缘
(潘富俊着,第11届文津图书奖)
如果不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植物,可能就无法了解古典文学的美丽。
作者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在书房漫游文学世界,在原野上实地访问中国古典文学的各种植物,评价大地的自然生态,恢复文人写作的植物原貌,分析不同时代具有不同名称和意义的植物形态,发现植物引入中国的上下文,同时识别虚实,清晰文学作品的写实和想象
作者简介:美国夏威夷大学农艺和土壤博士,现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景观系教授。 有《草木》、《诗经植物图鉴》、《楚辞植物图鉴》、《唐诗植物图鉴》等。
6 .“阅读历史”
【新西兰】费舍尔着李瑞林等译
第六届文津图书奖
我是书,书是我。
在阅读中,读者起着神的作用。 在希腊神话中,一个名为纳卡萨斯的英俊少年沉迷于池塘中而忧郁不安,死后被命名为花朵。
我们读过的每本书,每部戏剧,每首诗都是那个池塘,我们在水中发现自己,赞美自己。 随着自己的变化,池塘中的形象也会发生变化。
所以,重读作品就是发现自己。 一种读书不是终极的,读者每读一次就重新做自己。
7 .“看不见的森林”
【加】卜正民潘敏译
第11届文津图书奖
卜正民教授的优点是他长期发掘研究中日双方的高质量资料和回顾录。
本书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揭示了战时问题的模糊性和复杂性……这本书对中日战争史的研究和现代中国史的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这里有敌人有抵抗,但两者以外的行为更多”通过对这种暧昧行为的分析,他在战争阴云下考察普通人的心情、情况和选择,揭示出微妙而复杂的战时社会。
10 .《猿屋之书》
(张鹏着,第11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用信介绍灵长类及其进化的第一本科学书。
我们是谁?我们是从哪儿来的?。 你要去哪里,为什么我们没有进化成大人?
在黑猩猩和人类的近亲,基因序列和人类的相似度高达98.7%。 我常常怀疑黑猩猩为什么不成为人类
黑猩猩什么时候变成人? 人是猴子变了吗? 猴子成为人类后,动物园为什么还有很多猴子呢?
猴子做人需要多长时间?神农架上的野人是猴子吗?
11 .《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
【美】艾米·史都华着王紫辰译
第11回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在这本可爱的书里,作者让我们在现场冒险,寻找我们星球上最重要的守门人——谦虚的蚯蚓。 那会“撬开”地下王国的自然史!
消灭植物病原菌,翻土,改造森林。 他们甚至是两次大灭绝事件的幸存者。
这是名胜古屋的“兴趣的自然史”。
作者简介:艾米·斯图尔特是美国着名的自然文学作家,以实践为内容创作了许多千姿百态自然界的作品。 她的随笔和评论多次刊登在《纽约时报》、《旧金山纪事报》、《庭园设计》、《有机园艺》( organinicgardenening )等着名书籍中。
12 .“自然教师没有教导”
(张蔷薇芬着;第十一届文津图书奖)
从生活开始,体验小自然的快乐,意识到“大自然就在我身边”。
领导这一百次自然课程,使读者能够从好奇心理解、体验、经历喜欢的过程,并逐渐发现自然,静静地改变生活态度。
作者简介: 1961年出生于台北,毕业于台湾大学园艺系,现任大木文化主编。 投身于出版编辑工作20多年,自然与人交流的桥梁,热爱自然书籍的编辑出版工作。 有《台湾野花365日秋冬篇》、《自然教师没有教过的事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