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的反应最多,最深的是疲劳,哮喘,发汗……
但是,隐藏在这些感觉后面的信号,知道多少呢?
有对我们熟悉的身体没有反应的东西吗?
我们遇到这些信号时,会怎样应对呢?
运动适度到什么程度?
吉姆经常听到的词语是“酸痛缓和”是对典型运动中的身体反应信号的对应
1
如果在运动中只感觉肌肉酸痛,运动时就能适当增加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2
如果感到疼痛,就要减轻运动的负荷
3
肌肉感到麻木,应停止运动,做合理的调整。
运动后,肌肉发酸、疼痛通常是正常现象。 这种疼痛是久违地锻炼后的第一次锻炼,或者是经常锻炼时为了提高身体机能而突然提高运动强度后出现的,可以持续3~5天。
正常肌肉疼痛为延迟性疼痛,自运动后第二天起,第三天达到最大,常逐渐减轻、恢复。
在此过程中保持适度运动,同时配合热熔敷、按摩等手段,可以缓解疼痛。 如果不坚持锻炼,这种疼痛会持续一周。
如果在运动中突然感到疼痛,就需要考虑肌肉、韧带的划伤,甚至骨头的损伤,此时最好委托医生进行检查,准确处理疼痛。
运动疲劳也有种类。 你是哪个“累”的?
累了,是等级
01
运动中感到疲劳,运动后稍微休息一下就放松,运动中感到疲劳,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不足,参加的运动类型不易感到疲劳(例如拉伸运动)。
02
运动后半天休息,一天缓解,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说明运动量适当,可维持
03
经过一天的休息,觉得很累,第二天的工作也受到影响的话,这样的锻炼就会过剩。
偶尔一两次的过剩问题很少,但总是这样,长时间的慢性疲劳。 在这个时候很难恢复。 所以,对于疲劳的感觉,我们要时刻关注,避免疲劳的累积。
适度的疲劳能促进我们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恢复一天工作的身体,应对第二天的工作和训练。
过度疲劳反而会导致健康受损,出现慢性疲劳后必须恢复。 不仅要合理安排训练量,还要借助医疗、营养、理疗甚至心理等多馀手段。
所以慢性疲劳是非常可怕的,在运动训练中要经常注意,避免累积——尤其要注意运动员。
睡眠质量不好,多做运动也没用!
说到睡眠,运动后应该关注的是睡眠质量的变化,也是运动后身体反应的一种形态。
经常体力劳动的人都知道重体力劳动的后代最容易睡觉,而且睡得很香,所以建筑工人、矿工等重体力劳动者,一天工作后,找个地方过夜也能睡一觉!
运动,特别是锻炼力量,也有同样的效果,醒来后感觉清爽而充满活力。
但是,运动后翻个身睡不着觉,睡得很浅,醒来后觉得睡不着觉的话,昨天的运动可能过剩了。
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包括对睡眠时间、睡眠时间长短、睡眠深度等的影响。 如果运动量合适的话,睡眠时间就短,有“躺着走路”的感觉,而且可以连续睡5~8个小时,其中深沉的睡眠时间也非常长,没有一夜梦想的表现是最重要的。
深度睡眠是我们身体自我修复的时间,深度睡眠不足,身体不能修复,积累一定程度的健康问题——具体的问题是看身体的哪些部分不能最先解决。
持续训练的人最好保证6~9小时的睡眠时间,过长对健康也不利——睡眠中人体的各个顶层功能,特别是循环系统的功能处于低水平,不利于身体代谢。
运动后如何控制食欲?
食欲的变化也值得我们关注。 说明如果能吃的话是有能力的工作和训练很累,同样食量大幅度增加。 所以,运动比必要的多。 减肥的人,如果在运动后不适当控制饮食量的话,运动的效果就会受到损害。
不仅比不运动的时候吃,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也会提高,所以也有减肥的人在运动后发现不怎么吃。 为什么体重没有下降是原因之一。 运动后没有食欲,不想吃的话,就考虑调整运动,运动过剩的可能性很高。
运动中及运动后的身体反应,是我们身体对其间运动强度、运动量、身体耐受力和恢复力的反馈信号。
我们进行运动时要观察、体会这些信号,根据身体给出的信号适时调整运动计划。 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有意识地“记录”身体的各种反应。 发生异常时,应与平时的反应进行比较判断,掌握运动情况。
文章的照片来自网络/源||抗癌之窗/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