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夸张是什么
夸张:故意夸张或缩小事物的性质、特征等。
2、作用:展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强化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3、例句和分类
沥青路被晒黑了,连店前的铜牌都被晒黑了。 (夸张)
2 )只能看到巴拿马的天地。 (夸张)
3 )她还没喝酒,所以喝醉了。 (夸张)
00002000200001,什么是排名
排列比:排列结构相同或相似、语调一致或意义相关的句子或要素。
2、作用:加强语言氛围,增强表达效果。
3 .判断的依据
1 )构造相同或相似,声调相同的短语(主、所、动、宾)
2 )句子排列(三句或三句以上)
4、例句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坚韧,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朴素和谦虚,他们的心是那样的美丽和广阔。
5、练习:亲情是
参考:亲情是朔风呼啸的冬夜,母亲手中的针线——炎炎夏日,父亲是灭蚊香蕉迷。
1,什么是对偶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语义对称的短语和句子表现两个相对或类似的意思。
对偶一般称为对偶,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偶。
2、作用: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记忆,音乐美。
3 .判断的依据
1 )两句或偶数句(如4、6句)
2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
4、例句
例如,皱眉将手指对准千夫,低头成为ruzi牛。
1,问什么问题?
问题: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提问,自己回答。
2、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是为了强调特定的内容。
3 .判断的依据
1 )自问自答
2 )有疑问是疑问句。
4、例句
译文:花为什么变得这么红,首先有物质的基础。
5、练习:用问题造句。
你为什么要读书?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
1,什么是反问
反问:毫无疑问,以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肯定的形式否定反问表,以否定的形式肯定反问表。
2、作用:加强肯定或否定的语气,刺激读者的感情,加深读者的印象。
3 .判断的依据
不回答问题的是反问题,有用肯定句否定的内容和用否定句肯定的内容两种形式。
4、例句和分类
①肯定句表中否定的内容
比如,太阳从西边出来吗?
②否定句表中肯定的内容
比如说,我难道不是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
5、练习:不要忘记老师淳淳的教导。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参考:你不能忘记老师淳淳淳的教导吗?
1,什么是引用
引用:引用既成的语言,如诗句、格言、短语等,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分为直接引用(明引)和间接引用(暗引)两种。
2、作用:运用引用辞格,简化文章语言,有助于抒情,增加文采,提高表达能力。
3 .判断的依据
1 )明引指直接引用原文,加上引号,或者只引用原文的大意,不使用引号,但要注明原文的来源。
2 )暗中引用不说明引文的出处,编入自己的语言,引用原句,疏忽大意。
4、例句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必须记住这一真理。 (明引)
5、练习:请引用少年周恩来的名言回答“为什么读书? 选择。
参考: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1,什么是比较
比较:两个相反的,相反的,或者同样的,把相反的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用比较的方法说明或者说明,也称为比较。
2、作用:强调所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3 .判断的依据
有反义词。
2 )一般来说,是两个对立的东西,或者是同一个东西的正反两面的对比。
4、例句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某人』)
1,什么是迭代
重复是根据表现的需要,有意识地重复出现句子和语言的修辞方法。 重复是指为了强调某种意义,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使用某种语言、句子、段落等
2、作用:强调语气,增强情感,增强文章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3 .判断的依据
几句话、句子和段落被重复使用
4、例句和分类
1 )重复间隔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某人』)
2 )连续重复
山谷回响,他刚离开,他刚离开。 (《十里长街送行总理》
0注:
1、小学语文修辞主要有以上10种。 修辞是两个字,区别于说明方法的三个字,“对比”修辞在说明文中读,称为“比较”,两者有共同点,但文体的说法不同。
2、同一个词可能有两种以上的修辞。 例如,有人活着,他死了,有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某人』) (包括比较、反复)
以上修辞手法大家都明白吗语文来自平时的积累,学习使用起来,你的语言表达一定很出色
关注“风中之声”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