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生活条件变好了就开始养生,在生活中吃贵的鲍鱼、海参和燕窝等食物也不足为奇,临床西医认为身体虚弱应该立刻补充,但是很多身体虚弱的患者在吃了补充剂后,经常看到越来越虚弱的状况 你对“虚无补缺”的症状表现和身体是否熟悉“虚无补缺”的原因?
“虚无补充”其实是中医范畴的概念,也就是人体过于虚弱,无法承受滋养药物和食物的威力,一般来说,三种症状表明人体存在虚无补充的问题。
首先,胃肠消化功能差的人,也就是脾胃不合适的人,通常体内湿热重舌苔厚,吃饭时出现食欲不佳或消化不良的症状,此时盲目服用滋养食品或药品会加重胃肠不适的症状。 因此,生活中肠胃不好往往是虚无补充的表现。
其次,也有因为寒冷感冒和咳痰等不舒服的症状的人,那时认为感冒和咳嗽体质变弱的人也很多,急于盲目补充体力恢复,但是这时大的补充会引起不舒服的症状,感冒的发热和咳嗽的症状恶化的情况很多,这时患者虚弱无法补充
并且,重病和长期患病后的人厌食和食欲不好,是因为患者的胃长期患病而功能停滞,胃肠的吸收能力需要慢慢恢复,突然变大反而给胃肠增加了负担,这时是虚弱的阶段。
许多有虚无补充表现的人实际上会引起腹痛腹泻、鼻血等上火不适症状,严重的情况下会加重原来的症状,对健康不利,现在虚无补充的发生与四个因素有关。
一、脾胃虚弱不堪滋养
脾胃机能虚弱常常削弱人体正常食物的吸收和消化能力,盲目服用滋补食品和药物不仅不能获得滋补食品的营养,而且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引起起火的症状。
二、辩证法错误,导致虚无
中医角度的体虚有血虚气虚和阴虚等,因此面对不同的体虚症状需要不同的烹调方法。 辩证法错误容易导致药物错误,例如阳虚体质的人如果错服滋阴补肾的药物或食物,就会伤害阳气,是所谓虚无补的问题。
三、用量不当,虚补不补
许多人总是希望中药材能根治体虚的症状,但一口吃不下肥胖,尤其是对长病、老年或脾胃不和的人来说,应该从更小的量开始烹饪,冷热的滋补品反而会使患者不容忍,诱发虚补的症状。
四、烹调时机不佳,会导致虚无
因为感冒和发烧身体会变弱,所以煮鸡汤、吃人参等滋养物的人很多,但是症状容易变重,有流鼻血等虚弱的表现,所以建议根治感冒发热等症状后再适当补充。
参考文献:
1 .振兴,“不正确理解和弥补虚”,江苏卫生保健,2017年03期
2 .王永誉王浩方坚,《虚无补》辨证论治》新中医,Journal of New Chinese Medicine,2016年05期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