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学习小组
方案1 :
班级排名
上学期四人组建方法:
1 .按入学成绩分类,s型排名:组s型、名次s型
也就是说,1组1号是班级1位的学生,2组1号是班级2位的学生……15组1号是班级15位的学生,15组2号是班级16位,14组2号是班级17位……1组2号是班级30位。
2 .遵循“同性异构化”原则
(1)平均力量平衡(2)兼顾性别和性格
(二)组内秩序和分工;
方案2 :
班级排名
本学期四人小组的组建方法:
1 .上学期末的成绩,s型排行榜
2 .组的位置自上学期起有变动,组内顺序也有变动。
(二)组内秩序和分工;
二、学习小组的运作细则
(一)《班级量化》分配细则
课程量化
方案1 :分阶段加分
组内一号人回答正确,+1分
组内的第二个答复是正确的,+2分
组内三号人回答正确,+三分
组内四号人回答正确,+四分。
方案二:以质量加分
1 .个人回答问题时,根据回答的质量分别给出0、1、2、3分。
0分:回答错误(但后生敢于回答问题时,即使错了也经过了自己认真思考时,可以适当选择+1分)。
一点:回答良好
两点:优秀的回答
三点:回答特别好,还是后进生回答为好。
2 .组回答问题时,根据其回答质量分别给出0、2、3、4分。 (经4人小组讨论,选择中心发言人回答时。 中所述情节,对概念设计中的量体体积进行分析
0分:回答错误(但后生作为中心发言人发言时适当+1分)
两点:答复良好
三点:出色的回答
4分:特别优秀的回答,或者是中心发言人的回答最好是后生。
(二)《小组量化评价栏》分配细则
团队量化评价栏
1 .纪律
(一)纪律得分满分为十分
(二)纪律委员管理班级纪律,向值班班长报告违反纪律的情况。 每日值班班长在《班级值班报告》中详细记录当天学生违纪情况,记录结果记录个人日常量化,同时按每人违纪-2分标准记录当天小组的纪律得分。
/ 2月20日,4班有2人违反纪律的情况下,4班当天的组纪律得分为6分。
2 .卫生
(一)卫生得分满分为十分;
二、卫生委员负责班级卫生监督和检查,向值班长报告卫生状况。 每日值班班长在《班级值班报告》中详细记录当日的卫生状况,记录结果在统计个人日常量化的同时,还按每人违反卫生规律-2分标准统计当日组的卫生得分。
例如: 2月20日,四班两人违反班级相关卫生规定的,四班当天的组卫生得分为6分。
3 .教室
(1)课程得分满分为20分
(2)定量委员根据每日各组的定量结果计算总分,将总分以3:5:5:2的比例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级分为20分,b级分为15分,c级分为10分d级分为5分。
4 .工作
(一)作业得分满分10分;
(2)课的代表每天收到作业时填写的“作业提交报告书”,附在作业中交给代课老师,并将结果报告给值班长。 值班班长在《班级值班报告书》中做了详细的记录,记录结果在计算个人日常量化的同时,按照每人未提交的工作-2分的标准计算当天小组的工作得分。
/ 2月20日,三班一个学生没有交数学作业,两个学生没有交历史作业,三班当天的作业得分是四分。
5 .总得分
(1)值班班长每晚9点05分与定量委员合并《班级值班报告》和《班级定量化》,计算当天的规律、卫生、班级和作业得分,在《小组定量化评价栏》更新,计算总得分。
(2)每周五总分为周结总分,可作为周奖励的依据。
每四周结果累计,可作为月度评估的依据。
每月结果的累计可以作为学期评估的依据或依据之一。
(3)学习小组的使用时间
1 .“自学展示”的一环
(1)四人小组讨论,汇集自学成果,以一人为中心作为发言人进行小组展示。
(2)根据“课程量化”的分配方案1或方案2给出分配的量化。
2 .难点突破环节
有必要突破这次课程的难点的话:
(1)4人小组讨论,集结智慧,选出中心发言人
(2)分配量化。
3 .重点知识强化阶段
两人组或四人组以相互复述或背诵的方式完成。
4 .符合标准的检查阶段
(1)当场发表检查问题(如果事先印在学校方案上,一定要求学生自学时不要满足标准。 中所述情节,对概念设计中的量体体积进行分析
(二)按时完成检查问题;
(3)教师发表测验的答案
(4)两人组互相改编(或教师评分各组长的检查问题,组长再评分组长的检查问题)。 中所述情节,对概念设计中的量体体积进行分析
(5)统计组内各组得满分的人数,将得分量化。
(4)学习小组加分的时机
1 .小组展览
(1)小组选出中心发言人,根据其名次和回答质量给予加分
(2)群中心发言人的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时,首先由本组成员进行纠错补充,如本组成员能得出正确的全面回答则加分
(3)如果分组中心发言人的答案不正确或不完整,且本组成员未完成纠错补充,其他分组将获得纠错补充的权利,并给予正确的全面答案,原发言人不加分或略加分
2 .抢劫
在课堂上采用回答方式的情况下,如果回答者是正确答案的话,加分所属小组的回答不正确的话,没有小组的小组就会加分。
3 .轮流回答
在班级中按顺序或数组的数号回答问题时,一般是必答形式,正确答案时不给予加分,但是某学生没有给予正确答案时,必须先从所属组给予正确答案,再给予别的组权利。 在这种情况下,给出正确答案的另一组可以得分。
(5)学习太小就会加分工
方案1 :
教师根据课程的数量化分配方案,以数字的形式给当前的黑板“课程的数量化”表加分。
方案2 :
各组量化领导根据班级的量化分配方案,及时用《班级个人量化》表以数字形式加分,放学后即刻把本组本次课程的总分写在前黑板《班级量化》表上。
方案3 :
姐妹组互相记录对方组课程的加分,及时在《班级个人数量化》表上用数字加分,放学后即刻把对方组本次课程的总分写在前黑板《班级数量化》表上。
根据学科的特点、本次课程的加分次数等要素,可以综合考虑使用哪个加分方案。